时间:2022-10-03 13:34:34 | 浏览:966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17年以来,亳州市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PM2.5年浓度、优良天比例、PM10年浓度三项指标降幅或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近日,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吉明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和安徽环境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亳州市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下一步,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省下达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记者: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亳州市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吉明:按照国家、省生态环境工作部署,亳州市不断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精准治污。全市投入3000余万元,创新研制了机械化、燃气动力的新型烘炕,全面取代4800多个原始土炕,流传千年的中药材初加工工艺实现绿色转型。构建了天地人车油移动源一体化监管体系,对过往柴油车实施全天候监管。在全省率先启动机动车遥感检测系统判定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的处罚,2021年年累计移交公安交警部门处罚柴油货车920余辆,处罚数量全省领先。同时,强化科技支撑、细化网格化管理、强化部门协同,“同呼吸、共奋斗、齐行动”的大环保格局基本形成。
新型烘炕推动中药材初加工工艺实现绿色转型.刘清照 摄
全面拓展水污染防治的深度和广度,全力推进沿河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污染河道整治等9大专项行动。联合城管、住建、农业等部门对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工作开展拉网式督查,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问题整改。统筹专项资金560万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打造样板工程以便复制推广。
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确定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1家,对9个疑似污染地块开展现场排查,认定土壤污染责任人,督促依法开展调查。依托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监管,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95.97%,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记者: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亳州市空气质量改善面临不少挑战,生态环境部门是如何克服不利条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
张吉明:亳州市地处中原腹地、苏皖豫鲁交界地区,静稳天气、风场辐合等不利气象条件易发、多发,受污染传输影响最大、时间最长。虽然“气象不可控、区位不能变、传输不可挡”,但亳州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下大力气加强对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扬尘污染监督管理,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和建筑施工行业规范,城区道路实施网格化保洁管理。加强工业企业管控,严格管控重点排放行业和企业,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大“散乱污”整治力度;火电企业严格执行超低排放限值,达不到排放要求的依法停产整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严查车辆超标和冒黑烟问题,继续开展成品油和非法加油站点专项整治。
同时,加强露天焚烧管控。禁止在露天场所或者垃圾收集容器内焚烧秸秆、树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加强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对不按要求使用油烟净化器、不按时清洗和超标排放的实施停业整治。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实施差异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做到减排清单涉气企业全覆盖。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依法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采取应急减排措施。
2021年,三项指标降幅或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陈海红 摄
2021年,亳州市PM2.5年浓度为3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6%,优良天比例为78.5%,同比增长11.8个百分点,PM10年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三项指标降幅或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优成绩。
记者: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亳州市在优化执法方式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措施?
张吉明:亳州市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优化执法方式为抓手,协调做好打击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既有“铁面孔”、“千里眼 ”又有“热心肠”,生态环境执法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护航绿色高质量发展。
比如我们通过“执法+引导”的方式,以高压倒逼转型升级。依法严惩偷排偷放、恶意排污和群众反映强烈、侵害群众健康、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通过“严执法、促整改”,以环保治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先后开展砖瓦窑厂利剑执法、商品混凝土行业整治、机动车尾气检测企业弄虚作假乱象整治等专项行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之前,亳州市谯城区有43家砖瓦窑厂,在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下,10家砖瓦窑厂主动对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了提标改造。此外,其它33家废气处理设施工艺落后的砖瓦窑厂也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下,主动申请了土地复垦,拆除了窑体和附属设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执法+科技”,用科技赋能精准执法。不断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测等多种非现场监管手段在执法监管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日常执法效能,规范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走航车、无人机等现代感知手段发现环境问题线索,借力智慧平台智能执法、借力VOCs走航车精准执法、借力无人机高效执法。执法方式方法由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转变、由面上打击向精准打击转变、由单线作战向多线联动转变。
实操演练,科技赋能精准执法。刘峰 摄
“执法+服务”,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正面清单,对环境绩效水平高的企业,免除现场执法检查;环境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指导企业进行整改,提高环境执法温度。实施首违免罚,依据安徽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和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轻微环境违法违规企业给予免罚,办理了首违免罚全省第一案,已对13家企业免罚。积极帮扶指导,全市2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和环保网格员督促指导中药材加工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到企业集中授课10余场次,完成对196家企业的服务指导工作,对46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限定整改时限,跟踪指导环境问题整改,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企业整改到位,使企业大大提升了环境管理水平和治污能力。
记者:在积极开展减污降碳这一工作过程中,亳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有没有创新性的做法?下一步有何计划?
张吉明:2021年,我们在市中心城区网格包保机制、乡镇生态环保工作站等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第一时间发现上报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整改生态环境问题9000余个,持续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识不断巩固提升。全市环境保护类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3.9%,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3.7%。
2022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生态环境工作部署,坚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向不放松,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推动亳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继续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果,深入实施地表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强化环境综合执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节能环保项目助推作用,力促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发挥实效。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下更大功夫,全面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同时,把“六保”“六稳”各项举措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找准环保切入口,促进环保产业和环保事业良性互动。
赵立 孙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陶娜
本报讯“一网办”“零跑腿”“零费用”,看不见投标人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多场景在线监管……这些都是马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常态化举措。近年来,马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力打造流程更简、效率更高、服务更优、成本更低的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打出“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39.74万辆和231.86万辆,上涨12.27%和11.47%,市场回暖明显。其中,奇瑞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592辆,实现17
随着疫情压力缓解,机场行业是否将迎来春天?近日,白云机场(600004.SH)公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尽管公司一季度业绩依旧亏损,但盈利能力正逐步得到修复。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
【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家长必须知道的7个科学常识】孩子近视了如何控制度数增长?偏方偏门不可信,这些科学常识用起来。(整理 | 谭芳 记者|祁燕 设计 | 张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国家卫健委2021年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儿童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过度食用甜食可导致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近视一旦出现是不可逆的;虽然近视眼不一定遗传,但还是有一定遗传风
2022年了,进入新智能时代的我们,对身边的智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不敢想象,到如今的功能制约,就比如简单的眼镜,从前我们只希望它能帮我们看清世界,而现在却期待它能替我们“搞定一切”。智能眼镜一词最早在2012年由谷歌提出,同年谷歌推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游玉霞,同时也是超爱写科普的游医生。因为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在门诊接触的患者大多是有视力问题的,而近视占了其中的大部分。现在近视的小朋友非常多,而很多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让孩子恢复视
快速恢复视力--如何在现代电子环境下保持清晰视力前言: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光线充足,及时远眺休息。饮食多注意补充维生素,看书阅读姿势正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使用电子智能产品虽说是容易令人着迷,但对于我们来说,眼睛和视力才是根本,没有好视力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未形成,更没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