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2:54:18 | 浏览:103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做好有效衔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去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多举措发力,精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谓亮点频现。
高位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有效衔接。谯城区不断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累计开展十二轮动态管理工作,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自然增加123人,自然减少2069人。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发现问题7325条,已完成整改;按照应纳尽纳工作要求,严格监测识别程序,2021年新识别监测对象93户277人,安排帮扶责任人75名,落实帮扶措施506条。全力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落实“四带一自”特色种养提升工程资金3678万元,发放教育资助资金2313万元,资助学生42225人次,全区脱贫人口60140人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应保尽保,享受“351”政府兜底4771人次、支出404万元,享受“180”慢性病门诊119488人次、支出 740.26万元,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94.29%。发放农村低保金2361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03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155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49户,拨付到户补助资金59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33处。
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坚持顶格推进,明确发展定位。聚焦“六一战略”实施,围绕“世界中医药之都”核心区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去年累计安排乡村振兴资金3.54亿元。全年选派科技特派员71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人次。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兴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谯城区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建设15个优质专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14个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全面提升粮食绿色生产水平。全面推行“包村联户”农技服务。农业机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2608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29.79万元。实施农机深耕整地作业任务3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5%以上。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10个万亩连片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14.23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面积99.28万亩。2021年度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5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28万亩。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5.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7万亩。大力发展朝天椒规模种植,落实奖补资金835万元。积极推广古井镇羊肚菌、十河镇大球盖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食用菌培植面积达2200亩。
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家,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深入推进“双招双引”,积极组织“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食品制造及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招商,上报有效招商信息52个,总投资达72.6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10.56亿。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超26亿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围绕生态宜居,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110户改厕任务,卫生厕所逐步普及;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所有村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村庄规划分类和试点工作;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户集、村收、镇储、区转”四级回收体系,全年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约270吨;全面建立河湖长促进机制,及时整治河道突出问题,彻底解决了100余户村民生活污水直排龙凤新河的水污染问题。定期对相关责任河湖开展河湖巡查调研活动,并对巡查发现的河道问题进行现场交办,做到立行立改。创建了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林拥城”现代林业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4个,森林村庄创建率达到30%。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7%、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47.9%;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技术覆盖率达91.6%、小麦化肥利用率达41.2%。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248公里;实施危桥改造项目34个。
围绕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农村文明创建活动阵地。创新设立“1+24+274+N”四级工作体系,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作用,成立600余支志愿服务队,在农村地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1万余场,举办“助力乡村振兴 共建美好家园”农民广场舞大赛、“非遗展演进乡村”等活动100余场次。开展文艺家进基层活动,持续为农村孩子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公益培训班,受益人数已达2万余人。为全区250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7750册。
倡树农村文明新风尚。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新风”系列宣传活动300余场。全区村和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章程,完善村(居)规民约,实现“两个全覆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去年全区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入选“安徽好人榜”、12人入选“亳州好人榜”、19人入选“谯城好人榜”,中国好人获评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并走在全国县(区)前列。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围绕生活富裕,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全区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完成率100%。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千医下乡”行动。完成4所区级特困供养中心升级改造。为全区14785名农村低收入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发放补贴,覆盖率达到73.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7%、96%以上。
推动“两改革一发展”。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全区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18万亩;推进“三变”改革,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户数29613户,“三变”改革的项目数284个,其中通过资源资产资金入股开展“三变”改革的村181个,财政累计资金投入16086万元。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确定扶强扶优村24个、扶持薄弱村12个,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3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242家、占全市的29%,注册家庭农场发展到约2655万家、占全省的13.3%。全年推荐13家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申报2021年度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刘景侠)
记者 王东昱/文图9月7日,驻马店市驿城区2022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暨“99公益日”活动先进单位颁奖仪式举行。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驿城区水屯镇在此项目捐款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驿城区政府从慈善基金中按比例给予配捐鼓励30万元。驿城区政府三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谯城发布微信号消息:7月28日,谯城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接受程涉峰辞去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职务请求的决定。决定任命:刘伟为亳州市谯城区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2月,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四李村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成立了全市首家“第一书记调解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本着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原则,主动出击、突出重点,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实施乡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整洁的村庄焕然一新。谯城区供图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庄清洁行动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村“两委”换届以来,安徽亳州谯城区古井镇把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村级骨干队伍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人岗相适、才位相配,培养一批有担当、有能力的“底气干部”,不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储力蓄能、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做好有效衔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去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多举措发力,精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谓亮点频现。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有效衔接。谯城区不断健全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为切实帮助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切实扎根基层,融入乡村工作,有力发挥选派帮扶干部的业务技能优势,今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积极引导督促选派帮扶干部履职尽责,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工作。牛集镇对选派干部的成长发展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持续抓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工作,着力加强“党建 ”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推深做实基层党建与人才、产业、环境“三大振兴”同频共振,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党建 人才队伍”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工作,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积极探索“远教 ”模式,通过“远教 惠民培训”“远教 文化建设”等,提高远程教育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已经建有远教站点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探索实施“一抓三带”工程,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类型,形成产业集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抓牢基层党建,建强战斗堡垒实施“储备计划”,印发《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保障,紧密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探索创建“党建 产业 人才 生态”新模式,着力将党建引领下的民生工程与乡村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促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好“抓班子带队伍、抓责任助落实、抓示范重引领”组合拳,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谯东镇邀请高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油桃喜获丰收。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谯城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坚持“强基”和“提质”双向发力,奋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打造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充分激活基层党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桥口村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南部,近年来,桥口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工作,依托村级资源和城郊地理优势,通过连片种植露天桃树、探索建立桃树育苗基地,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