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3:19:43 | 浏览:6112
科技研发支撑亳州中成药走向高端。
五禽戏万人展演。
中药种植致富亳州百姓。
万亩芍花盛开。
今年上半年,在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市有1项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5项居前三位、9项居前五位、16项居前八位。地区生产总值971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居全省第七位,皖北六市第一位。
目前,亳州市已与沪苏浙三个市(区)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与20个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生动实践中,亳州努力争当长三角区域的“桥头堡”,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级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亳州市以“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为目标,坚持产城一体、双轮驱动,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亳州市坚持“以药立市、以药强市”发展战略,将中医药产业放在首位度支柱产业地位,举全市之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规范发展、融合发展,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的体系,“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取得了积极的变化和明显的成效。
中药农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1.3万亩,总产值37.9亿元;2021年上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98.2万亩、产值32.8亿元,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30.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433家。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 38.2万亩、占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31.5%,建设单品种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 7个,并同步建成物联网系统,积极应用互联网可追溯系统,规范化种植水平持续提升。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品种培优,建成中药材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认证中药材“三品一标”农产品17个,亳白芍等11种栽培技术规程和白芍等11种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成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中药工业持续壮大
2020年,全市共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203家,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352.2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1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有69家落户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制剂生产企业有药品批文216个,成功引进药品品种24个转入亳州市生产,90个药品品种与亳州市载体单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培育引进了疏风解毒胶囊、葛酮通络胶囊、复方肉苁蓉益智胶囊、脑安滴丸等一批中药大品种;省级配方颗粒试点企业6家,共有1523个品种备案,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纳入省医保目录。
2021年上半年,全市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值197亿元、同比增长31%,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1.7亿元、同比增长23.4%。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上半年基地纳入省统计监测的169家企业实现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税收3.9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药业企业24家。
中药材交易稳居龙头
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功能错位布局,建立完善了以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药通网、药博商城等为辅的现代流通体系,2020年亳州市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全年总额实现1060亿元,其中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实现交易额430亿元。
2021年1-7月份,全市中药流通业贸易额实现约7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全力扩大中药材进出口,形成了以协和成药业、盛林药业、贺林中药为代表的精制中药饮片出口,以同辉香料、华馨香料为代表的提取物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2020年,现代中医药产业实现外贸进出口3亿美元、增长11.1%。连续举办36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每年均有千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10万药商参会观展、签约投资金额逾400亿元,2020年药博会签约项目95个、总签约金额657.6亿元。
“中医药+旅游”扎实推进
深挖中医药文化资源潜力,明确“一核一带八区”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全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建成集中药材种植、文化体验、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和林拥城药都林海两个健康旅游龙头项目,十河芍花养生特色小镇、汤王温泉旅游度假区、华佗国医馆、药王村田园综合体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推出“中华药都 养生体验之旅”“探秘三国 中医药文化之旅”“道源问道 中华传统文化研学之旅”“田园如诗 中药花海休闲之旅”等经典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推出养生、滋补、美容、调理等四大类亳州药膳,打造华祖焖鸭、曹操鱼头等亳州十大药膳,推出五禽戏传习体验、华佗夹脊穴理疗、名医问诊、名医讲堂、中医推拿、针灸减肥、温泉药浴、采药制药表演、中药产品DIY等服务项目,形成了一批以“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中医医院9家、中西医结合医院7家,其中“三甲”中医医院1家、三级中医医院2家;“十三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11个,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工作室4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1人、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3人、省级名中医8人、省级基层名中医7人。
全市 92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全部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三县一区均通过省级、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验收评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得以应用,共开具中药处方224张。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医药健康项目和农村敬老院改革,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41家,其中36家设有中医诊室,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单位33家,建成29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搭建多层次科技研发平台,目前,全市获批涉及中医药科技平台有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现有涉药类高新技术企业6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比重的34.3%。
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目前,亳州市共拥有国家级中药类工程研究中心2个、涉药类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CNAS认证检测中心2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江南大学、合工大智能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离岸孵化中心4家,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亳州。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二次开发的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华佗牌救心丸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提升”项目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九方制药公司牡荆素填补了全省中药一类新药的空白、被列为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
2020年,亳州市共获批涉及现代中药类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的《基于中医典籍的肺系病经典明方清金化痰汤的新药研究》与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的正在实施的《中药材净切制关键技术与智能设备研究及应用》均获批立项为国家科技重大项目。
(供稿:亳州市委宣传部)
古人因失眠秉烛夜游,得遇良辰美景,做文章皆妙手偶得;诗仙李白夜半无法安眠,吟出了一首千古绝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然而,失眠并非只是诗情画意,更有人为此愁思神伤:清寒雪夜天,欹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长令少睡眠。对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的体表有气运行,但是气血不足或者心肾不交时,会让人们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或者半夜里总是醒来,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能让人们快速入睡。如何改善睡眠?1、睡觉前泡泡脚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脚部是阳经和阴经的起始点,脚底有大量的穴
今天是第16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美好睡眠,放飞梦想”。尽管人这一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可许多人睡得却并不好。成年人每天至少应睡6-8小时,睡眠缺乏会导致中风、糖尿病和早亡的风险大大增加。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类生命中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人体机能的“加油站”。若长期睡眠不好,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疾患。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范勤毅介绍,长期睡眠不好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影响,导致注意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3月20日讯(记者 张盟)今年3月21日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活动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的健康睡眠意识,普及健康睡眠知识,3月20日上午,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睡眠中心联合美国达拉斯医学中心睡
拥有好的睡眠才能有一个好的状态面对第二天,但是现在很多人都难以拥有健康的睡眠,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这是现代大多数人的通病。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呢?如何拥有健康的睡眠?注意这5点睡觉的房间不宜过大传统的养生讲究在睡觉前一定要把门窗关
中新网银川3月21日电 题:世界睡眠日:让健康“脱困”中新网记者 于晶3月21日,第二十二个世界睡眠日,“良好睡眠,健康同行”是这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睡一个好觉”在
来源:新华网2018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今天上午8:30—10:00,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联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专家义诊咨询活动,解答有关睡眠方面的各种问题。中国居民睡眠状况不容乐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发布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 主办方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今天发布了今年的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并将围绕这一主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院士开讲》中提到,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球数亿人出现失眠问题,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陆林院士建议每天最好睡足8小时,最少也要保证6.5小时,适当运动,及时调节情绪。此外,还需加强心